随着神华储煤基地和船队的建设,市场占有率还会超常规提高。
二是制高点型的大体系整合模式目前,国内的智能电网改革模式和此模式属于同一产业变革类型。
但美国智能电力网的标准设计早于、也领先中国,中国智能电网的诸多设计虽然有别于美国,在许多标准设计方面仍处于吸收和模仿阶段。但如果任从这一观点发酵,将使中国失去一次占领世界知识产权制高点的机会。这个模式需要将电力、水务、热力、燃气、数据、有线电视等资源捆绑为整体资源,以制高点型的规则推动能源组织的管理变迁和产业目标置换,其特点是跨越式、跨产业突变,以集成化手段高速实现互动式的能源网建设。国内一种观点认为中国能够推进智能电网建设已属不易,故反对将电力、水务、热力、燃气、数据、有线电视等资源捆绑为一体化改革。就在今年9月25日,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公布了《智能网业界标准的总体框架和发展路线图》1.0版(草案),标志着美国的智能网改革基本演变为一种分级登顶式的渐进模式。
其中,前者主要通过智能电力网、智能热力网、智能水务网等条条块块的分行业改革,通过多行业不断整合、体系不断叠加的架构原则推进,其特点是分期、试错、分级追求变革目标。在武建东看来,中国能源网建设优选的架构目标应是这种模式,其将催生具更高制高点的智能网的发展路线图和国际技术标准,推动中国能源经济加快实现升级转型。据资料,2005年黄河中上游水质总体污染严重,主要污染物特征呈有机型污染。
由于资源地域的分布,许多煤化工项目都建设在黄河流域的中上游,要特别关注污水处理问题。2005年在黄河流域18个国控断面中,61%的断面达不到Ⅲ类水质要求,渭河、汾河地表水资源匮乏,水污染非常严重。转变发展方式就是要实现科学发展。一般说来,煤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比碳氢化合物(石油、天然气)要高得多。
3.加强环境保护,贵在落实,重在实施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目标是着眼于我国环境质量和生态系统的全面改善,促进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努力提高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使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清洁的空气、吃上安全的食物,保障人民群众在良好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确保人体健康。实际上一些地方把国家环保法律、法规放在了一边,甚至对依法监管进行干扰。
煤炭是低效、高污染的能源。煤化工科学发展的途径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石,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手段,以市场为导向,统筹考虑我国煤炭、石油、天然气、煤层气、焦炉气等化石资源以及可再生资源的科学合理、高效利用方向,使我国形成石油化工与煤化工相结合、具有各自优势的产品领域,相辅相成,在整体上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科学合理的原料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和企业结构,增强国际竞争力,加速推进化学工业现代化。二是如壳牌干煤粉加压气化装置从高温高压飞灰过滤器排出的飞灰量约占煤中灰分量的34%,以日处理2000吨含灰量占20%的干煤粉为例,每天排出136吨飞灰,如何综合利用是值得关注的大问题,如找不到固定用户而随意堆放,将对周围环境产生污染。我们多年来一直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即从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但进展迟缓。
我国水资源浪费现象严重,节水也具有很大潜力。如果按法律、规定去办,现存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应该得到基本控制。环境的污染、资源的枯竭已严重制约了该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煤制油工艺复杂,难度较大。
党的十七大又进一步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写入党章。虽然我国目前二氧化碳没有直接作为污染物被控制,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己经生效,我国亦已做出必要的承诺。
我国环境法治工作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面启动,国家己颁布环境与资源保护方面的法律25部,在主要领域和方面都有了规定。如壳牌干煤粉加压气化排渣量占煤中灰分总量的60%,水煤浆加压气化及GSP的排渣量均占煤中灰分总量85%,只要妥善堆放或找到综合利用出路(如作为筑路等建筑材料或用作水泥原料),对环境就不会产生污染。
在煤制油的转化过程中,大约70%的碳,生成二氧化碳后直排大气,每生产1吨油要排放二氧化碳约8.8吨,每生产1吨甲醇排出二氧化碳约2.3吨,每生产1吨氨排出二氧化碳约3.4吨。污水中的化学需氧量和生化需氧量均较高,有的生化降解有难度,污水的无害化处理还要下很大功夫,有的还需进行科研攻关。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要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环境恶化状况尚未得到根本遏制。煤是由有机质和无机质两大部分组成的复杂物质。对外贸易中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亦是加剧资源环境压力的因素之一。
第三,近年来,人们格外关心煤化工的温室气体的排放问题。2000~2006年期间,化工总能耗年平均增长率达10%,在十五、十一五期间更是呈加速增长的趋势。
我国己成为世界上煤炭消耗、钢消耗、水泥消耗、水消耗、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排放、有机污水排放量最大的国家。在煤制油过程中亦会大量排放二氧化碳,还要消耗大量电能,配套的动力系统亦要排出大量二氧化碳、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
近年来,化学工业能源消耗量同样保持高速增长。按照国家规定,在水资源充足、煤炭资源富集地区适度发展煤化工,限制在煤炭调入区和水资源匮乏地区发展煤化工,禁止在环境容量不足地区发展煤化工。
我国的单位产值能耗是美国、德国、日本的5.2倍、7.9倍和8.5倍,是巴西和印度的2.6倍和1.6倍,这反映出我国高耗能产业所占比重较大,能源利用率很低。保护环境是全国人民十分关心、涉及当代和子孙后代福祉的大事,同时也是化学工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条件。据资料记载,大型煤化工企业选用的现代煤气化装置大体都有几种污染物:一是熔渣激冷后排出的粗渣。2007年我国每万美元GDP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为10.59吨标准煤和25吨二氧化碳,要高出发达国家3倍甚至10多倍。
未来的环境保护压力将继续加大。煤气化是生产各类煤基化学品的共性、关键技术,是煤化工的基础。
这标志着环境保护作为基本国策己成为全党和国家意志,成为发展的行动指南。四是随合成气带出的硫化氢可在后续合成气酸性气脱除时回收利用。
大量排出温室气体,是发展煤化工必须付出的环境代价。发展现代煤化工要以节能降耗、减排治污为突破口转变发展方式,进行战略性结构调整,努力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把煤化工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行业。
煤化工可生产多种化工产品和能源化学品,其生产过程不一样,产生的污染及其严重程度亦不一样。与固定床相比,流化床和气流床工艺的废水水质较好。至于少部分从黑水闪蒸排出的含硫化氢废气,可以回收综合利用或送火炬燃烧排放。在各种化石燃料中,煤炭燃烧造成的温室气体增长率最高,比石油高29%、比天然气高69%。
化工废水排放量约占全国工业废水总量的30%左右,居各工业系统之首,是排废的大户。我国单位GDP的废水排放量比发达国家高4倍,单位GDP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比发达国家高出10多倍。
我国的能源利用率只有33%,矿产资源总回收率为30%,分别比国外先进水平低10%和20%。为科学合理、高效利用煤炭资源,进行深加工,适度发展现代煤化工是必要的。
2005年黄河中上游流域废水排放量29.1亿吨,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23.5万吨,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平均浓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0%。我国的淡水总量占全球水资源的6%,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